在会展业,工作中需要进行沟通的内部外部利益相关者众多,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大概6,7年前我去科隆展览公司讲课时,听冯向军总裁提到“在这个行业,情商非常重要”,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明确的把这一点拎出来,对此我非常认同。
围绕“情商”的各种提高训练中,最常引用的研究结果来自哈佛大学的Daniel Goleman-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在他的《What Makes A Leader》,意为「成就领导者的要素」或「如何成为领导者」一文中,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
- 对于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情商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技术能力与认知与分析能力」的两倍。随职位的升高,技术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小,情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 那些最出众的领导者与其他人在领导效力方面的差异,90%归因于情商。
回到会展业的从业者身上,无论是出于工作性质的要求,还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具备不错的情商都是必要条件。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在戈尔曼博的指引下,了解高情商是由什么构成吧:
1. Self-awareness
自我认知
定义:具备贴合实际的自我评估「优势、不足、追求等等」,了解自己的情绪、动力以及这些对他人的影响;
特点:自信,由于自信可以自我批评。
2. Self-regulation
自我约束
定义:可以控制或引导带来破坏性影响的冲动及情绪;避免过快的给任何人做判断-三思而后行;
特点:正直可信;包容事物的模糊阶段「没有马上就要得到清楚解答的强迫症」;开放应对变化。
3. Motivation
自我激励、正能量
定义:习惯以「坚持的态度」和「富有动力」的方式努力实现目标;对工作的热情来源于钱与地位之外的因素;
特点:追求成就;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以乐观的态度追寻希望;会努力为组织做贡献。
4. Empathy
同理心、共情心
定义:理解他人情绪,有根据他人的情绪反应选择适当举措的能力;
特点:善于保留人才;对不同的文化有敏感度;给客户的服务意识;
5. Social Skills
社交能力
定义:在管理人际关系及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才干;发现「与他人的共同点」并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特点:能有效领导革新;有说服力;具备「组建及领导团队」的才干;
情商的形成一部分来自基因,一部分来自培养。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及周围的环境给了我们最大的影响,例如对「他人感受的关注与分析讨论」,又如「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讨与追求」,更直接的就是我们在成长环境中学习到的与他人沟通的态度。小时候不懂情商风格之高下,长大后有了自我认知「所以这是情商的第1项要素」,就开始寻求改变。但改变自己,真的有难度,而且每个人难点不同。
对我来说
「自我约束」是改进难点
「自我认知」、「自我激励、正能量」都没问题;「同理心」在一些时候非常强,「社交能力」在掌控之中,需要发挥的时候用一些,喜欢深思的时候就安静呆着,对此我并无太多要求。之所以需要提升「自我约束」能力,是因为出于对工作结果的完美追求,我会太容易看到不理想的做法,从而指出问题,要求进步。
另一方面我又意识到「要有效帮助他人改进」,无论是孩子、还是团队成员,更多的动用「欣赏式激发」才更有用。因此常处于习惯性冲动与自省的交替之中,真希望能更有效的进步。
观察中,另一种常见同时又常改进甚微的是
「同理心或曰共情的不足」。
这项能力在工作中和社会生活中都是构建友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工作中,最简单的沟通都存在「让人听起来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别,舒服和不舒服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就是对方是否喜欢你、是否愿意给你机会。作为一个沟通者,我们必须需要了解人性中普遍喜欢什么,例如:
– 人们喜欢他人真心对自己好-那就在沟通中表达出对别人的好心意, 如:我今天之所以打电话给您,是因为xxxxxxx「在此处判断和表达出对别人的好处」。
– 喜欢尊崇感-在话语中表现出对别人身份的尊重,如:听x说这件事情需要请您定夺,所以我提供资料便与您了解和判断。
– 喜欢被理解、认同和肯定……
– 喜欢自己以及自己的权利被尊重,例如客户需要自己做决定(而不是被你推销督促)的权利、社会生活中不被打扰的权利等等……
– 喜欢有共同的兴趣……
我在上面说了「必须」,但对于我们每一个当事人的改进来说,从他人那里听到一个「必须」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改进自己“这么大”的一件事儿来说,我们都需要认识到:
-在缺乏真诚愿望及配套行动的前提下,一个人无法提升情商;听一场讲座或读一本指南都无济于事,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来自于热望-情商改进也是同样。
-情商由大脑边缘的缘脑中的神经递体管理,有效刺激这部分系统需要的是激励、不断的练习以及反馈,21天养成一个习惯,根据我的体会,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够,我们需要坚持更久直到自然。
以上说了提升情商的难点及攻克思路。
那么情商的起点在哪儿呢?
2月3月份赛诺迅给会展业同行连续开了大客户销售课。每次那一屋子的「好销售」,真的集中呈现了需要经常和人打交道的岗位所具备的情商素养,看图上这张张笑脸就明白。
当然,这些好销售的话语也很喜人,他们确实很懂得如何建立友好关系。
情商的起点,往往就是给他人的笑脸与好意。
这些年来在行业中见了不少在情商方面修养很高的领导者,除了第一段提到的冯向军总裁和他团队多个我认识的同事,印象很深的还有中青旅的袁浩董事长。赛诺迅和袁总最早的接触点是我们的电子资讯;接下来就是我们销售同事丁宁的致电,袁总对销售的态度很尊重,听、询问并安排专人对接。
之后有机会在公司见面,虽然他们坐拥一栋大楼,赛诺迅只是迷你团队,但袁总几次带着高管团队一起,让我感受到许多尊重。之后我的确很乐意、也很尽力的帮他们推荐有潜力的新创公司供接洽并评估合作。
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我也会感到有时缺少「给人帮忙的积极性」。回想原因,基本是因为在最初打交道的时候,对方不能赐予一张笑脸;甚至你多次展开笑颜努力影响,对方仍坚持冷面孔或倨傲到交谈中从不注视他人。思考背后原因,他们的背后或者有资源:或者是(自认为)一个别人非选不可的产品、或者是一个服务商签约后必须服务的公司,因此ta无论太在意他人的情绪。真的是需要通过人际沟通找业务的地步,估计再羞涩的人都会懂得表达好意。
今早我接到一个电话,过去我曾帮忙做过活动的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请我牵线,说老实话我迟疑片刻,因为电话和过去见面的感受一样,听起来没有笑容。我当时的感受是“但凡多解冻一点点,我会多乐意提供帮助啊!” 最后帮了,是出于想给我合作的服务商带来商机。
你不知道谁、什么时候能帮你;把自己和身后的资源剥离开,可能会更有利于选择到能激励所交往的人们的方式;或者,需要有人告知你你的方式给别人的感受,而你又很重视去改进。情商的起点,真的就是一张温暖的笑脸和真诚的尊重。您说呢?
我也希望在此文后听到有帮助的建议。在您的经验里,情商提升练习怎么做比较有效呢?
备注:文章内容为基于下书的读后感。很多同行喜欢我推荐书目,英文版如下,中文版可搜「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这本书又干又有用,没读完我就写了这么多读后感,如果您先读完了,估计能成为长篇读后感作者。
原创翻译及感思,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