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今天的市场环境是让众多企业都感到超常费力。市场波动大,客户变化快;过去市场占有率不错的服务与产品,今天却经历着需求疲软或停滞。无论处于逆风逆流之中,还是面对一个可抢占市场的机会,管理者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需要突破性的思路,更需要一个拧成一股绳的团队去敏捷应变、韧性攻坚。

可以说,在这种时期大的方向与战略至关重要,而上方红色字体所代表的组织活力更不可或缺,其原因有:

  1. 在今天的市场战役中取得成果,需投入更多时间与心力;人需要更多内在能量。
  2. 获取客户注意力在今天需要很多新做法,只依赖有限的(且不够了解一线情况的)管理者来想点子不够用,汲取群智才能让团队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方法,同时让员工对目标更认同,对任务更投入。
  3. 对知识型组织,提升人才密度是攀登事业高峰的必由路径;在人才密度之上,更需拥有向心力,组织才能乘风破浪。

保持组织活力的核心方法是制定清晰的战斗目标,让团队在战斗中历练。在此基础之上,还有多种方式是管理者可通过有意图的使用来快速强化组织活力的。结合今年1-4月我给企业所做工作坊的体会,我在本期公众号文章为管理者集中介绍4种方法,本篇介绍其中之1:团队历史扫描。

 

团队历史扫描

4月份我接到上海一家企业的需求,这是一个平均年龄30岁上下、很年轻的团队。在过去几年,虽历经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仍迎接了业务的增长。这次培训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同事们对工作内涵的认识与认同;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加默契、磨合风格。历史扫描工作坊用了培训中的半天时间,其目的指向工作认同与团队凝聚力。

历史扫描是由我,这个中立的引导者来引导流程,提出反思问题,由参训伙伴全员深度参与的一个过程。参与者的动作大致包括:

1.个人头脑风暴

2.小组头脑风暴

3.小组信息汇总呈现

4.分享对团队影响重大的,让自己感触最深刻的点

5.反思学习

这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共创过程,高管作为普通一员,非常平等的参与讨论和分享,并不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去表达或灌输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时段结束后,伙伴们表达了下面这些学习点,不由得让人感慨:只要设置场景,引导流程,团队会把内在智慧展现出来令人惊喜。

“从历史中看的更清晰的是变化是来特别快的,所以没有办法只使用一套模式。需要不断的去调整”。

“看到了团队让人骄傲的特点:勇气、专注,不惧怕创新想法”。

“从创立来经历的业务转型,看到公司非常具有决断力。对什么项目需要砍,或新的项目要产生,都有一种说干就干的心态“。

“看到了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团队基因,包容、韧性、有格局,愿意迎接成长的挑战”。

“从过去的经历,我学到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西边不亮东边亮:所有的困难都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都是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的。从过去学到的还有胆子大以及学会放弃,这两个是相对的;胆子大让我们能尝试新的主题,学会放弃是因为要选择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方式”。

通过扫描历史,我看到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

☑对团队文化基因的确认与欣赏

– 面对挑战时展现的勇气与专注力;

– 不畏惧创新,敢于尝试新主题或项目;

– 在多变市场体现的决断力与“说干就干”的执行文化。

☑对市场环境认知的迭代升级

– 变化速度远超预期,固定模式易失效;

– 会展行业本质是“持续适应的游戏”,需动态调整策略;

– 困难市场的破局逻辑:保持良好心态,相信“西边不亮东边亮”。

☑个体与组织韧性提升

–信念系统:“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主义;

–解决哲学:所有困难终将在主动努力中化解;

–成就闭环:从观众反馈与项目成果中获得持续动力。

☑ 对战略与执行方法论的沉淀

具体不引用分享。

下篇我会分享另一种强化组织活力、促进组织进化的工作坊:团队愿景共创。

再过1个月就年中了,这是一个需要给团队这辆车做保养及充电的时间,非常适合选择本期微信4篇文章所介绍的任何一种方式来为人注入能量,加强组织的敏捷、韧性、执行力与战略思考。时间可以从0.5天到2至3天,具体取决于企业需求,欢迎和马老师沟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