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支持企业穿越周期?这时能依靠的是组织活力与组织的进化能力。
上篇我介绍了「团队历史扫描」起到的淬炼组织进化力的作用;在本文,我介绍「团队共创愿景」工作坊在提升组织活力方面的作用。
领导指一个方向就好了,让大家一起共创愿景有什么意义?
讲一个最近遇到且深有感触的事:我为一个自我评价是喜欢工作的职场人做教练,她几次的话题都是关于是否要离开当下的工作,每次给自己的答案也都是“要离开。只是要等一个时机,拿到下一个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不想做了呢?因为领导告诉她的目标,她内心并不认同,因此也就没有动力。
和她的对话让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管理学经典理论指出的“明确且被团队成员内化的目标是拉动绩效的首要因素,因为这会增强承诺感、聚焦努力方向”。(Locke目标设定理论与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寓言故事「天鹅、梭鱼、虾拉车」,说清了让目标有效的另一个关键维度:建立团队对目标的共识。
「团队共创愿景」工作坊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每个人内心的愿望拼成一张大图,形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 对参与者来说,这些目标来自自己内心、能良好理解并充分认同;
- 和只存在于心底的潜意识相比,更清晰深刻、覆盖的关键角度更加完善;
- 经由充分的信息分享,团队在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减少了未来的消耗。
管理者可能会担心,让团队来确定未来的愿景画面和目标,这不是放权么?人们会不会为了少付出,把目标定的很低、让公司难以发展?
过往,我带不止一家国企做过这个工作坊;也带转型期(出展转至自办展)及发展期的民企团队一起共创愿景。我目睹了这样的一些效果:
- 每一次由团队共同形成的愿景与目标,都不低于管理者想去设定的。
- 每个人直抒胸怀、贡献见解;在充分、甚至有时激烈的讨论后,实现了对关键目标的聚焦和认同。
- 管理者听到团队的声音,摒弃了之前对员工投入度的猜测,增加了信任,开始以内耗更少的心态带领团队。
- 其中做政府展的一个团队,坚定了打造“高价值产品”的信念,也在一年后做出了收到钱的会议。
最近一次的「团队共创愿景」工作坊进行效果
4月中下旬的这场工作坊结束后,公司总经理说“让我没想到的是员工给老板画大饼”,其原因是员工表达出的一项未来目标是老板心里想过、但自己觉得不成熟、从未和大家说起的一个梦想。窗户纸挑破-大家都想往那儿去,那就干吧!沟通和执行都会更高效。
愿景工作坊的核心要义是让员工看到个人意见被纳入愿景,从而产生力量感、认同感与投入度;同时让团队形成共识,减少执行中的消耗。在本次执行中,做到位的有以下3个方面:
一、营造安全开放场域
旨在调动群智的工作坊要重点保证的是大家能开放真诚、直抒胸臆;建设放松安全的场域至关重要。这是团队请专业引导师的核心原因——在持中立态度,快速营造场域方面训练有素。
管理者的表现也至关重要。在4月这场工作坊中,公司负责人自始至终保持着谦和开放平等的态度。发表意见时总先表达对大家的听见与认可,然后以补充的方式提供更多信息,从来没有一次用过批评或责问的口吻。当员工提出需要快乐氛围、优化工作安排并增加福利,管理者都能做到兜得住,认真接纳信息,并和大家分享了再安排后续管理层研讨的规划。在营造安全开放场域方面,可以说做的非常优秀。
二、设计结构化流程
这是引导师的责任。从个人风暴到小组头脑风暴;从全班信息整合,到归类愿景项,命名愿景项。这是一个从最容易做的动作入手,到从中提炼意义,指出具体方向的过程。这个过程产出的愿景具有这样的特点,既是来自员工内心,他们熟悉认同;又更加清晰、更加深刻,且实现了团队对目标方向的认同。
参加者在整个流程结束时这样表达:
“今天让我去思考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感受到大家的目标的一致性,觉得在这个团队中很有归属感;我相信我们会在活动上有更大的成就。”
“从我的视角看,墙上的这一个个的目标方向是期待、是可能性、是我们会获得的更多认可;我更看到这个我们这个团队层次丰富的内在-它是前瞻性眼光、务实的需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的结合。”
三、多维度角色代入
参加者说:“因为小组伙伴来自不同部门,我对不同部门的侧重点也有更深的了解。” “了解到不同职责岗位上有不同的考量,收获了很多好的想法,也产生了很多思想共鸣”。
多元角色的参与对共创性工作坊非常重要,这会让大家在全面、系统的视角中,围绕组织这个完整的机体,来确定目标优先级、聚焦要改进的重点环节。
看过这个案例,您对团队共创愿景起到的作用有了什么体会?
我看到非常重要的三点:
✔ 摆脱管理层“孤独的远见”难落地的情况,让执行层对目标有拥有感、有深入的理解、以及更高的投入度;
✔ 训练整个团队对战略方向与关键成功要素的思考,避免在日常工作中陷入对市场与客户的 “救火式响应”;
✔ 增强团队信任与凝聚力,这将成为协作中的润滑剂,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执行力度。
●●○
下月就是年中,您的团队考虑在这个时候共创思路,补充能量,提升敏捷、韧性、执行力与战略能力么?在逆风逆流的市场环境下,支持企业穿越周期的驱动力量是组织的活力。欢迎预约引导式共创工作坊,淬炼支持组织进化的团队能力。
时间可从0.5天至1天,2天,取决于具体需求和目标,我们可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