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业至今最卷的一年。” 一位管理者最近和我这样说。
你也同样感受么?最近我开了一次领导力培训,在班级里听一些管理者说自己的工作很忙,下班很晚。谈到下属时,则觉得:
>> 他们的能力发展跟不上业务需要
>> 工作独立性不够
>> 积极担责的状态不足
员工层面又是怎样的呢?
在我做过的一些和中层及组织想提拔的骨干员工的教练对话中,我听到的是压力大、迷茫。
在超过个人承受能力的压力下,人想要逃离;
而迷茫,则让人能量低落、缺乏动力。
简单说,这都是一些低绩效的状态。
如果有一只上帝之眼,在同一幅画面,既看到管理层的着急和期待,又看到员工的内在体验。这只眼一定会觉得双方缺乏源自内心的理解和相应的扶持。
谁要负责引发改变呢?只能是管理者。从改变自己开始。
现状:工业时代的管理三板斧是让团队处于低绩效状态的因素
今天,企业中的管理者很多时候都还在沿用工业时代的管理三板斧:
>> 1. 考核动作数量
>> 2. 用deadline施压
>>3. 和目标进行比对,用差距催逼进度
如果靠按部就班的简单动作就能把工作做好,这三板斧就还能产生效果。
遗憾的是,环境变了。今天,员工每天面对的变化与干扰要多得多,市场与客户的情况复杂得多。每个人都需要在多种多样的困境中不断生成新想法,迎击新挑战。
这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心力,以及持续更强的能力。
这段时间,和多位身处高压下的企业员工做过教练对话后,我的感触是:
1. 这样的念头盘亘在他们脑海,制约了行动,影响了精神。
- 我就是做不好…..
- 领导好像不喜欢我这种…
- 我非常紧张,不知道这个工作是不是能保住……
2. 这些迷雾罩在他们心头,拿捏了人的能量状态。
- 我不确定我部门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的价值……
-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在我们公司能担当更多管理责任……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愿意投入工作,希望做好工作,但在当下被卡住了。这些卡住他们的时刻,也是检核其上司是否能践行有效领导力的时刻。
只推动其多执行,要求其多投入,这种工业时代的领导力风格,带不动今天时代背景下的团队了。
改变:升级版领导力,是管理者跟上时代的必要配置
在这个数字-智能时代,技术迭代快、“黑天鹅”事件频发,每个团队、每个人都需要适应变化,需要办法比困难多!让员工做到临危不乱、有所创想、放手去干,这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共情”、“赋能”。
我们今天的核心员工群体是知识型工作者。知识工作者更持久的动力来源在于自主、意义与专精(高水平专业能力)。这对管理者的要求是:
- 在日常沟通中支持员工发展思考力与自信。
- 在日常沟通中关联员工在意的成果、价值与意义,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与承诺。
- 说到自主,就不得不强调:当管理者保持着工业时代的要求与告知模式时,员工是难以感受到自主。比较下面的两个场景,b场景下员工的意愿度与承诺度是更高的。带来这样区别的,是管理者的沟通方式。
- 管理者:做不完你可能要考虑加班吧?
- 员工:我需要优先处理这件事,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必要的话安排加班。
沟通是领导力的载体。
工业时代的领导者的沟通风格像严格控场的“交响乐指挥”,“你需要做这个做那个“,”你需要这样做那样做“。在历史沿袭中,我们不知不觉学了很多。
数字-智能时代的领导力风格更需要像即兴协作的“爵士乐手”。在员工与团队遇到内外在障碍时,及时与他们的心灵与思想共振,协作出一曲走向希望与行动的乐章。
用一个表格来对比工业时代的领导力与数字-智能时代的领导力风格:
代价:领导力滞后影响巨大,升级与改变刻不容缓
环境变了,人变了。尽管在表面上,我们在组织中常看到的是:
>> 员工微笑着
>> 说“好的”
>> 很忙碌……
这些表象掩盖了许多一直没被解决的障碍,包括员工处理问题时思路不足、自信不足、受困于限制性思维与负面情绪、对目标不清晰、对未来迷茫、价值感缺失等等。当员工被不确定所带来的障碍“卡住”,工业时代的“考核-施压-催逼”管理三板斧”,只能引发更强烈的内耗。长期持续,员工会得不到发展,管理者只能卷自己,公司的绩效被局限,代价巨大。
在这个变化迅即的数字-智能时代,领导者需要帮助团队从脑身心(思考力、行动力、内在状态)三方面入手,持续适应不确定性。当管理者在日常沟通中更善于:
- 建立互信,让员工打开心扉说出问题,让大脑处于最利于创想的情绪状态
- 和员工一起定义核心障碍
- 发展员工解决问题的思考力与自信
- 激发他们对自己想要的未来的向往
我们将拥有能力与意愿度都更强的员工,创造出更高的绩效。
教练型领导力是破局的核心:
从“控制”到“赋能”
用提问代替指令,激发员工自主思考与行动(如“你觉得突破点在哪里?”而非“你必须完成”);
从“考核结果”到“探索解决方案+明晰想要的成果”
化解员工“做不好”“怕淘汰”的心结,重建信心与动力;
从“施压”到“共振”
通过互信对话,让员工能够表达真实期望,将目标与个人意义联结,让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造”。
现在不是“要不要变”,而是“变多快”的问题。当你学会用教练技术点燃团队心智,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孤军奋战”,而是拥有一支驾驭变化、有想法有执行力的敏捷战队。这是未来10年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
升级:你值得拥有能持续带出高绩效团队的领导力!赋能员工前先要赋能自己。
用两天时间,我想通过一个简洁易用的模型、多轮深刻互动演练,一系列聚焦高效的教练问题,让你掌握一套能通过有效提升员工能力、动力、目标感与执行力,从而实现高商业绩效的《教练型领导力》沟通技能。
哈佛商业评论数据显示:采用教练型领导力的企业,员工留存率提升34%,创新效率提高2.7倍。你愿意升级自己的领导力,改变当下卷不动别人拼命卷自己的状态么?你和你的团队值得以可持续状态开创更高绩效,是时候升级领导力了。
目前我们确定于9月27-28日在天津开设针对会展企业管理者的「教练型领导力」课程,马国宜老师进行授课。华北地区的伙伴请直接扫码报名。
华东、华南地区有兴趣的伙伴可与马老师联系,表达兴趣,未来我们可根据意向人数,确定还能在哪个城市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