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4月23日,我看到【第七届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的主视觉从设计师的手中流出。这一刻,我感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马国宜|第7届交流日的内容诞生,缘何既容易又困难?

每一届都重新体会一遍思想受孕、耐心完善,使之成型的过程,每一年的感受都不一样。

今年的感受是“更容易了”。

1. 一个标志是分享者的首次邀请成功率

马国宜|第7届交流日的内容诞生,缘何既容易又困难?

目前已经在日程中的25位演讲人,一次邀约得到承诺的占76%。其中的会展业同仁,有些因为参加过,非常认同和喜欢交流日;有些听过交流日的口碑,很愿意加入,这些我理解。

多位之前没有私交、不在会展业内的演讲人,给我带来惊讶。我只是崇拜了他们的内容、了解过他们的口碑,在邀请的时候,甚至只一条微信息就达成了意向。我在体会为什么。

一个答案是我们对意义的共同追求

今年推出交流日,我的感受是“在过往的一年半,我的同行们,大家,真的太不容易了”,我的想法是“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在能量和方法层面提供切实支持”。

我猜测,我们的分享者在往来沟通中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些,他们愿意助力有意义的事情。

多位喜爱交流日的过往参会者更是把为交流日邀请演讲嘉宾当作自己的事情,大力支持帮助。

第二个答案是跨界学习是共识

我们的演讲人也都是学习者,他们都表达了学习会展业知识的浓厚兴致。

第三个答案是交流日为内容投资的意愿

对于我们行业需要的外部好内容,需要投资的,做。这个想法让过程更简单。

2.另一个标志是和一些演讲人沟通话题更容易

我过往有和心仪的演讲人沟通两届都找不出适合话题的情况。

今年思考:“我在沟通的起点,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和目标对齐:为什么要做交流日?因为想想要帮会展业同行解决问题。那么在目标演讲人擅长的领域,我的同行们存在什么难题?希望实现什么?”

Bingo,换了这个方法,20分钟,和心仪的专家一起找到内容焦点!

以前我觉得“不忘初心”这个词真俗气。在现实中历练摔打后,不那么看了。初心的位置,影响挺大的。

今年的感受是“更难了”

1.一个标志是多位目标分享者说“交流日分享者讲的都太好了,不敢讲。”

谢谢过往的分享者,大家的高水平好吓人:)。

一方面我感谢大家这样的表达认可,另一方面不断和大家解释:“大家都经历了内容打磨的过程,诚挚的心意+打磨的过程,这两样保证台上的分享者都发光。另外,您可以相信策划人的毒眼”。

2. 第二个难题是新鲜的话题、新鲜的角度总是难的。

尤其是在我们普遍期待创新,而许多创新的主人认为这些举措还在襁褓中、还属于蹒跚学步阶段的时候;在交流日倔强的坚持独特、深刻、稀缺价值的定位之下;在并不是所有目标分享者都有条件能出席的时候。

能做的是,更勤奋的伸出触角、搭建资源;幸运的是,有那么多业内业外的伙伴一起携手搭建大家的活动。

当然更呼吁,在我们这个行业,未来会有更多优秀同仁愿意分享。因为面对外部客户、面对我们想吸纳的新生力量,【会展业】是我们共有的品牌。

今年调研期从前到后我经历了心情的反转

初期调研的时候,一些来自领先品牌企业的同行也会说,“我也想听别人讲,现在我们都想知道该怎么做,用什么模式”。所问皆迷茫,不知答案在哪里……

调研基本完成之时,感受已经反转,我欣喜的发现:

有人一手建买家联盟,一手支持供方业务;

有人在平台化运作中,找到盈利模式;

也有人可以告诉你,

线上服务要怎样的团队、怎样的运营,才产生些效果。

业务与服务模式,有人来讲。

他们是市场上的后起之秀,

也是齐心合力、开动脑筋,

产出优质成果的团队。

不止一家、不止两家。

组织战斗力,有人来讲。

用AI生成并扩散内容,

持续吸引优质客户,

营销部门驱动起崭新业务,

新希望之星已开始闪耀!

连续成功的企业家,

则善于规避盲目性,能带团队长期致胜。

业务的驱动力量,有人来讲!

我们,将一起为您献上第七届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

敬请关注:5月11日,赛诺迅会展资讯将为您发布大会信息,大会报名届时开放。敬请提前选派参会人选。

期待重聚、共建行业、超越自我。

赛诺迅会展培训

会展业优质培训及交流活动提供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