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17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现场-专心聆听的同行们

1
  在朋友圈刷了屏的活动
今天,想被许多人同时在朋友圈分享的事情需要能超越许多人的预期。

今年的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日在周5周6举办,活动注册人数215位;来自25个城市,2个海外地区,周六到会人数比周五还要多10人。会后,许多没有参加交流日的同行纷纷向我们表达对下届参与活动的期盼,并评价周末被交流日刷了屏。
2345
了解大会组织者赛诺迅的同行知道主办方团队人很少,于是直接问:1. 没有政府或协会为大会站台,以一个小公司的一己之力,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靠什么吸引人(25个国内城市、2个海外国家、215名参会代表、77%为会展主办方)?2.在线免费信息更多了,为什么2017交流日的参会者比上年还增长了30%?
67 

非常好的问题,这让我想起在2016交流日大会上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如下图,这是IAEE首席运营官 Cathy Breden引述励展前全球主席的话语。8

这是我想解答这个问题的第1个方面:

与服务商成为协作团队-采购两类服务

 

第一类是确保一致传达“品质”定位的服务,为“优质”与“配合”买单。

做为活动发生地,场地的设施、餐饮、氛围、服务,直接影响参与者体验。为匹配活动的“最优”内涵,让参会精英欢欣愉快,交流日早定了选择“优质服务”的调子,五星级国际品牌酒店-这是最早介入活动的服务商。接下来是视觉设计、搭建、印刷等等。

9
这其中每一位合作伙伴都愿意为了最好的效果呈现额外付出努力。例如下面这份会刊,设计的第一稿就让我们觉得“太好看!” ,而印刷服务商也非常精心,主动和设计师对接,一起商议侧面的铆钉如何不影响设计。
10

这个会刊的样子定义了品质。

第二类是选择提升团队效率的服务1. 是技术服务:今天我们可以享受的在线注册及收款极大节约了主办方的时间。今年交流日放弃传统报名表格,全部在线报名。除了节约人工粘贴信息的时间,在大会已经开幕后还继续顺畅的接收了报名付款-完全不需要工作人员前期介入,参会者付了费来就好。2. 今年交流日采购了紫云速记的速记服务:通过采购专业服务为日后的内容生产节约时间。
接下来我来说第2方面:
为什么好的服务商愿意介入活动,与你协作?这是因为活动的定位在会展业做活动,为了追求规模,主办方很容易去追逐产业中每一个环节的目标群体;为了让他们来,给每个环节都可以设置话题,例如一场会议中既包括政府、目的地的话题、又包括绿色搭建、场馆运营、甚至商务旅游也进来了-因为这个版块的公司也“做一些会议”。可是对任何一个参会者,非常吸引你的话题在其中占到百分之几?多不了。因此在照片难以看到闪亮的眼睛;在展位拍摄的照片中除了参展商自己难以看到客户,这都是正常的结果。

做为交流日的组织机构,赛诺迅非常明确话题要服务的主要人群-“追求精进的会展组织者”,不会为了吸引赞助商让内容方向随意组合或随意摆动。

11

图为通联国际王旭总经理做分享演讲

这个结果就是交流日每一年的参会者中近80%都是会、展组织者-今年是77%。这一批人吸引了愿意和他们保持对话的展览业国际协会IAEE,更吸引了愿意在他们面前呈现优质服务的场地、会务、搭建、技术等各类服务商。

 

说到定位,我愿意用一句话做总结:“知识就是力量!”。清晰的定位思考来自知识-赛诺迅是从英国引进的论坛策划课程的传播者,交流日的策划所使用的就是我们传播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说第3方面:展叔刘宏评价为心法:大会策划人,马国宜,既代表参会者的利益来管理内容,同时作为演讲人的协作者要负责帮他们取得成功。这个细致、有韧性的内容管理流程其他活动很难做到如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申倩副总经理在下方视频链接中所评价:“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功了。”2

 

在这个时代,信息泛滥,越是泛滥,精心组织与提炼的信息就越有时间价值。

 

下面说第4方面人们也许自认为不缺信息,但作为人,我们永远需要情感;也许现在我们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的交流。围绕情感聚合,交流日的举措中现在看来有价值的是这些:

  1. 提炼共同的价值观-交流日明确打出“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这让参会者有了一张共同的名片:是有追求和学习自驱力强的公司与个人;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是与一大批认真、投入的人群步调一致的一个,这是会心、愉快的感觉。
  2. 交流日对着装提要求。当全场都是悦人悦己的职业风貌时,身为其中的一员会因为是精英的一分子感受到彼此的认同与自信、愉快。
12 
3.美食、美酒、美器让人放松、令人愉快,交流日投资做社交酒会,让参会者有更多交流交友的时间。13 151 
第5方面说说从微信传播得到的红利大家对微信的关注度确实不如从前,可相对于其他渠道,微信仍是最快速的渠道;不同的群又让我们触及到自己的触角原先无法触及的人群。渠道和人群都有了,需要做的就是内容。

  1. 和受众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提供价值。今年我为交流日写的文章除了关乎具体话题的,还有许多“讲课内容分量”的文章,如下方。

读者越来越聪明,传播者真心给予,读者才真心关注。

2. 鼓励参与者传播:今年做了一批海报,希望把演讲人调动起来。有3位演讲者通过转发海报帮助大会吸引了更多参会者,有效果还值得继续思考如何更有效。

3. 需要有爆点。

带来最后一大波参会人群的是“2017会展交流日PPT精彩放送及议题全貌”,这篇文章有193人转发,2341的阅读量。短期阅读量迅速增长的结果是大家感受到的活动影响力:

  1. 在香港的雅式展览创办人朱裕伦先生特别叮嘱北京团队认真参会、会后分享;
  2. 万耀企龙的仲刚总裁因这篇文章在微信结识我,并推荐同事参会。

如何用一篇文章引爆读者?每位作者有自己的优势。许锋许总的杀手锏是让你笑到肚子痛然后还能思考会儿。我的风格受一次亲身经历的影响:我去给父母看房子,从营销看出来他们是优质开发商。我们通常很难在住进去之前判断一个房子的好坏,但开发商可以做到把使用的材料切面展示给客户;我看到墙的切面,电线的切面,水管的切面,对品质产生了深切的感受。这一次经历影响我至今,如果您读了ppt精彩放送这篇文章,就明白我是如何切给大家看的,关键是你有料。(今年由于日程繁忙,料早就有,信息出的有些晚)。当然偶尔使用的红包也为传播助力(但凡出手,不要小气)。爆点文章吸引了最后一批参会者-在8月11日早上仍有人付费来参会。

在会后评估中,看到有些同行夸奖主办方拥有丰富的演讲者资源,其实我们拥有谁呢?我们只是知道需要找什么方向的分享者、怎样去找、如何打动。

在今天,迷你团队可以做出刷屏的活动:

  • 由于发达的通讯技术,你可以和专业机构迅捷的组建协作团队;
  • 可以用技术手段提升团队效能;
  • 但最重要的:知识是最大的力量!

虽然也感到团队缺人手,但,一个知道正确方法的小团队发挥的威力可以大于一个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的大团体。

扫码与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组织者保持联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