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我们要线上展还是线上服务?

一直以来,我并不认同极力宣扬云上展,或线上展的这个概念。展,展示也;线上展,线上的展示。什么产品类别最适合做云上展或线上展?游戏类产品的展非常容易被想到,因为本来就应用于线上场景。科隆的gamescom也的确现在是100%线上展。

对其他很多产品领域的展会活动而言,我感觉去框【线上展】的概念,反而是个很大的约束,我更倾向用【线上服务】这个概念.

在这个概念下,能发挥的空间大,能做的事情多,可以是会议内容传递、可以是产品直播、可以是预约见面、可以是实时沟通……给线下展插上线上服务的翅膀,尤其可以在展览同期插上这样的翅膀。

让一些事发生在现实空间、另一些事发生在虚拟空间,在协同中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是我对线上线下混合型活动的简单理解。其中混的是线上服务,不是非叫线上展。

在C2,我见识了线上社交服务的价值

我曾专程去加拿大看C2这场被誉为全球最创新活动的会+展。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线下与线上就像我们熟悉的那句话–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密切配合,共同实现效力。C2的线上主攻社交,晚上可以先约好人、讨论与活动。

到了白天,就去现场见那些约好的人、参加约起的讨论和约上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线上部分没有任何展示,纯粹支持人和人建立链接。

参加C2的体验让我感受到法无定法,做你自己——每个主办方可以琢磨自己想给客户、能给客户哪种价值、什么服务,如果想好了,技术服务商也能支持,和线下展的部分整合起来,就是有价值的混合会展。混合的,是线上多种多样的服务。

参加C2的体验也让我感觉到,混合性会展被一些主办方做的特别有价值。

但很长时间以来,对围绕商贸目标组织的线上服务,我并无机会参与和体会。究竟它们只是疫情下的无奈尝试,还是能创造真实价值的有用之举?我甚至还有些质疑。但我知道,我的质疑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根本一无所知,并不适合去评判。

围绕商贸目标的线上服务,他们的意见才值得听

他们,是那些投了钱、投了人工、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尝试、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在一些方面有所收获的团队。

目前,我已读了今年交流日分享稿件中3篇来自这样团队的、关于混合会展的稿件。这些来自实践的心得,改变了我的认识-尽管还没有深度聆听。

在Domotex与德纳眼镜展的案例中,我看到这两个团队都在促进客户成交方面创造了价值;在给客户的线上营销服务方面,Domotex还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筹备的内容,则融入了来自全球经验的深入思考

深深的体会,浅浅的说。她为交流日筹备了厚重的内容,依然表达为“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是初期探索、还需要不断总结和调整。”

有人开放分享,就有人可以少走弯路、加速发展

以上几家分享机构的经验来自重金投入、时间投入和智慧投入。您一下子收到这些经验,就可以快捷的走上有更大成功概率的路径。

我不知道这对一家企业节约的成本有多大,创造的价值有多大,我只是知道这种分享的意义是推进。

以斯寒为例,由于疫情管控政策,她并不能从香港来现场感受氛围,但她依然在为参加交流日的会展业同仁定制内容、录制视频。

所有为这一场盛会认真筹备内容的分享者,都值得我们感恩。很幸运,在我们行业,有这样的一批人。来现场吧,在他们周围,被思想之光照亮!

交流日目前已有来自30个城市近160家企业316位参会代表参会。大会报名将于本周五截止。赶快上车吧,一起驶向中国会展精英的交流盛会!

Back To Top